市教工幼儿园副园长赵静主持召开班主任沙龙,共话幼小衔接。
教工幼儿园园长寇爽及全体班主任参加此次研讨活动
班主任代表张远征老师分享班级幼小衔接开展情况
班主任代表张茜楠老师介绍班级幼小衔接活动开展情况
保教主任肖静华对班主任老师的发言进行点评
保教主任谭新亚畅谈幼小衔接家长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老师认真学习经验
头脑风暴,畅谈幼小衔接之我见
幼小衔接不是拔苗助长,幼小衔接不是识字和记数,幼小衔接不是学拼音记英语……那么,幼小衔接到底应该是什么?
当下,幼升小衔接对于每一个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很多家长在帮助孩子进行幼升小衔接的时候因为幼儿园不学习拼音,不学习认字的“零起点”教育产生诸多担忧,针对此问题,3月10日下午,市教工幼儿园全体班主任齐聚幼儿园多功能厅,开展了“幼小衔接班主任沙龙活动”,共同探讨“幼小衔接”的科学方法及策略,为班主任更好开展班级幼小衔接工作,解决家长顾虑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接受汉字文化滋养的过程
6位班主任老师代表向大家介绍了她们在幼小衔接方面班级开展的丰富活动,直面家长在幼小衔接方面观念上的误区。现场,几位班主任不约而同的设计了《汉字的秘密》、《好词语推荐》、《词语开花》、《百花争艳》等极具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带领孩子在游戏,美文诗词欣赏,为爸爸写信等有趣的主题活动中,萌发孩子对文字的兴趣,例如以寻找班级“带日”同学的名字,到在古诗中寻找“日”,再到词语开花的组词游戏,诠释了幼小衔接中的语言教学其实是一个接受汉字文化滋养的过程,识字、背诵等等都只是顺道达成的一个结果而已。
数学的准备当是思维模式的准备
在数学领域的学习中,班主任老师们也分享了她们以数学即为“以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一理念下设计的诸多案例:张贝和张茜楠老师分别分享了《班级男生、女生人数统计》、《我的一周游戏计划》、《超市购物》等活动,充分说明幼小衔接的准备当是思维模式的准备。在幼小衔接中,数学思维的建立要比单纯的加减法运算更能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乐趣。
提升能力,才是自信的衔接
赵静雯老师谈到孩子习惯培养时,提出培养“好习惯、好身体、好心态”就是幼小衔接,并分享了她们班级设计的孩子需要适应小学生活的各项指标,包括课前准备、发言积极、作业完成等项目,让孩子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的诸多评价方式帮助孩子建立适应小学生活的良好学习习惯。孩子只有学会在小学这个全新的世界里更好的掌控自己,更好地与人交往,才能真正做到自信衔接。管教之中有智慧与爱相伴,规则之中有适度的自由并行。丰富多彩又极具实效的活动让幼小衔接的理念落实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教学手段,为年轻班主任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拓宽了思路。
班主任精彩分享后,幼儿园的几位保教主任王向青、谭新亚、肖静华分别对几位老师的汇报予以点评,她们肯定了班主任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积极态度,提出真正做好幼小衔接,绝不能等到幼儿园大班才开始;让家长在问题中群策群力、碰撞火花。幼小衔接必须与家长同行是幼儿园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能只低头做事,一定还要抬头看“路”,想的到,还要做的到。最后,赵静副园长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带领班主任思考:“孩子在入学初期会遇到哪些问题?有哪些问题可以在幼儿园期间通过都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帮助孩子们逐渐过渡?”邀请老师们各抒己见。她建议老师们要经常和小学老师沟通,要多途径了解家长的需求,用家长易于理解的语言向家长介绍开展幼小衔接各项活动对于孩子们发展的意义以及家长应该如何配合。
“零起点”教学并非“零准备”入学,教育从来都是一个优雅而循序渐进的过程,拔苗助长拔掉的往往是一颗快乐好学的心。此次活动带给老师们不一样的“幼小衔接’视野,让班主任更加用心的思考孩子的成长究竟需要什么,帮助孩子顺利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教工人将携手家长帮助孩子们,昂扬的站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