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博友支招
博友支招

长善救失,拉一把班里的临界生

发布时间:2022-06-16      责编:王慧娟

每个班级都会有一部分学生挑战着“合格”那条线,我们为他们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临界生”,即成绩临近分数界限的考生。

这个群体存在的情况有:

1.他们大多安分守己,或老实沉默或孤僻不善交流,极易被老师忽视。

2.他们大多存在偏科现象。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心理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3.他们有的学习状态不稳定,稍不注意就下滑严重,盯得紧点就会有所改善;有的是安于现状,抱着合格那条线悠荡,让老师和家长提心吊胆。

4.他们极具可塑性,容易因受到引导或影响而改变命运。

可以残酷而又现实的说,中考的那条分数线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稍不注意他们就会被挡在高中的门外,给予引导也也许就能向前一脚跨进高中。他们也是班级里的中间力量,拉他们一把,就增加了班级里的优秀人群,忽视他们,可能就增加了班级的尾巴。

那么如何才能拉他们一把呢?我认为可以采用“长善救失”。

《礼记》中有云“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者,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由“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让我找到了那个点亮希望的灯芯。

可是操作中我们会发现,现实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原因有三:

1.我们的时间总会被爱问爱学的学生占去,我们的精力会被那些后进生耗尽。能给这些临界生的,只是偶尔的督促和抽时间的谈话。如此忽然想起,便着急谈心,忙起来便抛之脑后,饱一顿饿一个月的做法,结果只是在空耗精力和心思。

2.他们表面上比较配合,对老师的建议和批评总能诚恳的虚心接受,让忽略了后续的跟进。其实他们之所以在合格线上徘徊,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学习毅力不够,不能坚持,缺少了教师的督促,结果自然不尽如人意。长此以往易让学生对自己产生失望和自我放弃的念头。

3.临界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过程,无计划,无系统,急于求成是不可取的,只会消磨老师的耐心和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不可能一直盯着他们,督促他们,他们自己的自制力又不够。这样以来转化的时间不能保证,关注跟不上,“长善救失”就成立一句空话。

那么如何把“长善救失”落到实处?我认为可以建立“个人成长档案”。

首先,让学生先自我检讨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列出清单。再结合教师的“问诊式”让清单更为完善科学。

1.力求消除一切场外干扰因素把所有精力放在学习上,如谈恋爱、玩手机。

2.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如粗心大意、答题不规范;审题不清、题意理解不准确,背诵记忆的知识跟不上等。

3.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包括学习成绩、学习状态、弱科现象、思想状况等方面,形成表格。

其次,根据存在问题找措施定目标。

1.建立“问题、措施、目标”表格,坚持21天好习惯养成。

2.动员起家长的力量,部分临界生学习尚不够努力,对班主任的唠叨可能已麻木了,通过家长的参与,让学生感受到周围人对他的重视,留下家长签字,留言空间

3.给予压力,树立目标。成绩单上,每次考前让先写上目标成绩,考完再把实际成绩填上去,家长签字,并且通过历次成绩,薄弱科目一目了然。

4.心理暗示,给予自信:写下鼓励自己的话和十条自己的优点。

最后,特别强调,“个人成长档案”越早制定越好。

“个人成长档案”的建立者、保管者、填充者都是学生本人,教师无需全程跟踪,只需按时有序验收成果,并在他们提交的成果中发现问题,及时提醒。中间的坚持由学生自己管理。如此既避免了饥一顿饱一顿的关注,也锻炼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能力。

优秀的学生自然会让你喜爱,他们自律、自信、爱学习,会围着你转。后进的学生不自觉地需要你花大量的精力,那么容易被忽略的临界生,就需要你建立“个人成长档案”,长善救失,拉他们一把。



郑州教育微信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郑州教育微博